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215章 特开恩旨(3/4)
人,乃是詹家外房,并非微臣本家。”

    “我大明有定制,商贾贱籍,不得入朝为官”

    当确定詹同的确是出自世家之后。

    朱标也不由重视起,胡惟庸先前提到的世家之祸。

    让朱标格外在意的是。

    无论是先前,还是此时。

    他都以为詹同是个老实本分之人。

    是一个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办事的人。

    詹同不像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他们,没有特别瞩目的治国之才。

    也并非和宋濂、高启一样,学问出众,被天下士子敬仰。

    正因为如此。

    纵然詹同已然是二品尚书。

    而且还是主管官员升迁,六部之中最为重要的吏部尚书。

    可不知怎的。

    詹同却始终不太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哪怕是此时。

    若非詹同提及家在徽州。

    就凭眼前他那一副诚惶诚恐的谦卑模样。

    朱标也断然不会将世家,和这么一位老实巴交,先前兢兢业业的官员联系起来。

    “詹大人家乡之人擅长商贾之术?”

    “民间是否有个商帮,名叫徽商?”

    “正是!”

    “徽商虽不成气候,但的确有这么个叫法!”

    朱标轻笑一声,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不过。

    徽商不成气候?

    简直扯淡!

    民间传言,徽商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

    有县志佐证的史料中,也说徽商始于南宋时期。

    徽州的徽商,可是古代十大商帮之一。

    到了明后期,还有清朝中期之前

    徽商、粤商 、晋商,便是天下三大商帮之一。

    这三大商帮掌控大量钱财,家中藏银无数。

    特别是徽商。

    清朝时期抄没一徽商家产,竟搜出了数百万两藏银。

    民间甚至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大致意思便是。

    若一地城镇没有徽商出现,售卖货物,那这个地方便算不上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