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366章 诸将抵京(1/3)
    “伯温啊,高明从何说起?”

    “善长兄莫要忘了,杏花楼的那些士子都是谁的门生!”

    “嗯?”

    李善长眉头微皱,微微沉思了起来。

    按说今日京城并未有哪个大儒广收门徒才对。

    而且那些士子多半都出自国子监,尚且没有参加恩科,更无官场前辈提携,更算不上是哪位官员的门徒。

    一定要说的话,国子监学生都是天子门生。

    “你是说他们都是陛下的门生?”

    “难道不是?”

    刘伯温清了清嗓子,似是有些崇敬般,郑重说道:“陛下每两日便要到国子监讲学,虽有寻名师代替,但所讲述的依旧是陛下预设之说。”

    “如此说来,京城士子岂不都是陛下门生!”

    “嗯”

    “还有那《洪武纪册》 遍传全境,天下士子或以金购入,或笔录记之,不都人手一卷?”

    “这么说的话,天下士子不都是陛下门生?”

    “善长兄,难道你真就没有发现?”

    “方才杏花楼中那些士子的坦率,与当年的陛下极为相像!”

    “嘶~”

    待刘伯温说完,李善长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拿皇帝同民间士子相比虽是大逆不道,但李善长在意的却不是这个。

    让他心头悸动的,乃是方才那些士子的莽撞、直率当真与早年间的老朱一般无二。

    “伯温,你是说”

    “太子所谋甚为深远!”

    “你我皆知,陛下讲学、洪武纪册均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起先在下只以为殿下此举,只是为了培养士子学生,保证我朝人才不断。”

    “起初我甚至以为,若为培养士子而讲学,太子比陛下更为合适。”

    “毕竟为天下士子师者,从小受名师教导的太子,远比出身布衣,甚至还残留些许莽意(匪气)的陛下更合适。”

    “可如今看来,太子殿下要的,便是这些士子习得陛下身上的这份坦率与莽意。”

    “今日看到那些士子后,在下方才明白太子殿下心中所图是何等的宏大!”

    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