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429章 大明隐疾(1/4)
    宋朝之前,皇室选妃多挑选世家文臣,以及朝中大员的女儿。

    而老朱言说百姓之女亦能嫁入皇家。

    此举几乎是断绝了文臣之女入宫为妃,为藩王正妃的可能。

    至于朱标即将纳入东宫的詹同之女

    也是朱标身为储君,自要安抚朝中文臣。

    加之当时即将北伐,纳詹家之女也是想让詹同带领世家大族为北伐出钱罢了。

    然而在老朱、朱标心中。

    若不是出于安抚文臣之考虑,他们二人断然不会让在朝中文臣的女儿进入皇室。

    毕竟宋朝的前车之鉴便在眼前。

    “宋朝素有贤相之名的文彦博,哪怕是他,在仕途前期也与仁宗宠妃张淑媛关系密切。”

    “因张美人之父乃文彦博之友,张、文二人自然是有勾结之嫌。”

    “那文彦博虽无外戚之名,但却享受了外戚的所有便利。”

    “庆历七年,文彦博夺狄青剿贼之功,以进仕途。”

    “庆历八年,仁宗为得美人欢心,擢其伯父为怀康节度使。适时包拯等一众正臣接连上书均被文彦博压下。”

    “后至和二年,文彦博提出裁兵八万。虽缓解百姓压力,却也让宋朝文重武轻之现象更为严重。”

    “哪怕文彦博一生功绩或可称之为贤相,可其人依旧与后宫牵连不断。”

    “于宋一朝,诸如此类文臣与后宫勾结,乱法乱政之事,屡见不鲜。”

    “父皇当年下令百姓之女亦可入宫,便是削减了文臣借嫁女入宫,成为外戚,把控朝堂的可能。”

    “也是因此!”

    朱标表情愈发严肃的同时,看向老朱正色说道:

    “若那崔莹莹当真乃儒生文臣所派,那咱爷俩先前借胡逆案、风闻奏事肃清朝堂的行径便成了一个笑话。”

    听到这话,老朱紧皱着的眉头微微一跳。

    先前为防止世家文臣闹出幺蛾子。

    他们爷俩做了许多准备。

    不仅是借胡逆案,借风闻奏事肃清朝堂。

    朱标借《洪武纪册》让那些世家跳出来,他们爷俩南巡直接对世家出手,以及凤阳中都案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