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502章 经济转型(2/3)
用力的点了点头。

    老朱倒是不简单,凡事都能一眼洞悉紧要之处,这便是寻常人所不能的。

    “爹,就拿今年为例。”

    “今年秋收之时,朝廷出银,从百姓手中平价购买粮食。”

    “若有天灾,年年增补。”

    “若无消耗,两年之后将这些陈粮低价售卖于民间,再购新粮。”

    实际上,朱标知道后世储粮是以五年为期。

    可考虑到储粮工艺的不成熟,朱标便也改为了两年期限。

    以大明现有的储粮手段来说,粮食堆放到仓库,最起码能储存三年之久。

    将储粮期限定为两年,也是朱标保守之举,毕竟即便是以低价售卖陈粮,也不能让百姓吃了这些陈粮生病。

    “还有!香居阁不是有黑市之能吗?”

    “儿子接手香居阁后,便想扩大其覆盖范围,或以官商、或以私营的形式,遍及全国。”

    “如此这些陈粮也就不缺售卖途径。”

    听朱标说完,老朱坐在石凳上仔细思量了起来。

    半晌过后才抬眸看向朱标道:

    “若是如此,自能保证粮食不会出现激增的乱象。”

    “可新粮、陈粮之间的差价,对朝廷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不算什么!”朱标大手一挥,当即说道:“与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创造的价值相比,新粮陈粮之间的差价根本不值一提。”

    “就拿三司中的神机坊为例。”

    “青壮劳力到三司做工,每天便能生产出不少火器。”

    “儿子命李景隆和沐英大哥以私人名义售卖给高丽新旧两朝火器、军械。这其中能为朝廷带来的利益,何止千万。”

    “新旧粮食的差价,甚至连这巨利的零头都不够。”

    “那”

    老朱是想说高丽覆灭之后,大明总不能继续向其他领邦兜售火器。如此凤阳三司便不再需要太多的人手,想要务工的百姓也就没有职业谋生。

    明白老朱的意思,朱标抢先道:

    “高丽的价值被榨干之前,海贸自然也就成熟起来了。”

    “远洋海贸可是能持续数百年的大生意,而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