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更是大有彻底断绝君臣情义的意思。
可也是此时。
面对朱标情急所言,饶是李善长、詹同等人早已听得身躯战栗,不敢抬眸。
反观那刘伯温,此刻却显得跟没事儿一般,表情平定静静看着朱标。
片刻过后。
只见刘伯温深吸口气,继而虔诚拜道:“于臣心中,陛下乃千古明君,周文王、唐太宗尤不能及。”
“臣一生大幸,非青田粗鄙为耕,蒙太上皇征辟。”
“臣平生大幸,乃洪武六年返朝觐见陛下,苟延残喘,得俸圣君。”
“可是陛下!”
刘伯温收起脸上平静,表情也愈发郑重说道:“眼下大明已无必要外患,盛朝之下,安抚民生远比开疆拓土更加关键。”
“陛下熟读史书,岂不是汉武时常被后世诟病穷兵黩武?”
“陛下精通典籍,岂不知开拓之疆土尤有复失之可能,而惠及于民却是实实在在,让眼下百姓得到切实好处。”
“伯温,不可再言,不可再言啊!”李善长连忙打断刘伯温,转而冲朱标拜道:“陛下明鉴啊,刘基绝无不恭之心,更无顶撞之意。”
“此间出言无状,全乃忧心国事,担忧陛下过分操劳!”
也不管刘伯温与朱标是何反应,李善长扯着刘伯温便一同向朱标叩拜请罪。
而看着被李善长强拉着跪拜的刘伯温,朱标眼眸微滞,愈发觉得刘伯温这老家伙不甚称心。
和后世文化理念不同,眼下大明士林之间,汉武帝虽也为明君,文人夫子却多诟病其穷兵黩武。
刘伯温借汉武帝,无非是想告诉自己想要成就后世圣君之名,眼下当重点着眼于发展民生,不可兴战。
可事实上,倘若朱标并非来自后世,或许还真会被那所谓的后世圣君之名所诱惑,此刻接纳刘伯温所谏之言。
可偏偏朱标觉得汉武帝压根没有半点穷兵黩武的意思。
遥想当年汉武帝之时,景帝虽平“七国之乱”,然而诸侯国势力仍不容小觑。
恰逢汉朝国力衰退,隐有颓势之时,匈奴大举而攻。
军事上,每年南下放马,烧杀抢掠。
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