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非本官信口开河,国库以及各地粮仓存粮不下三百万石。”
“莫说秋收在即,倭国战事也持续不了太久。”
“即便没有秋收,纵然倭国战事还要持续整整一年,朝廷如今现有的存粮也足够供给!”
姚广孝如数家珍般将国库存粮悉数说出,沈三石也觉他不敢拿国库存粮说笑。
可问题是,倘若国库粮草充足,方才姚广孝却为何还要向诸多粮商筹措粮草。
似是看出沈三石脸上狐疑,姚广孝将沈三石让进房中,相继落座后方才悠悠说道:“沈大人有所不知,和陛下相比,本官行事却无半点仁慈可言。”
“从三月前陛下决意抛售低价粮开始,这三月来无论是朝廷接连不断抛售低价粮,亦或是设立商会,准许诸多粮商入会一并售卖低价粮。”
“陛下对这些商贾着实太过仁慈了些。”
“沈大人若不以为然,大可想想这些粮商抱守名下存粮,待到秋收之时又该是何种景象。”
“嗯”沈三石略微沉吟,后继续道:“秋收大丰,新粮甚多,粮价下降数倍不止。”
“那些抱守存粮死不售出的粮商,自然是赔一个血本无归。”
“正是如此!”
姚广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道:“可陛下却多次暗示粮商,让他们如今以九成价格售出存粮。”
“对于这些个商贾,陛下始终是太仁慈了些。”
“然而在下却与陛下不同,这些粮商心中无百姓,眼中无朝廷。他们的死活,在下自然毫不在意。”
“故而!”
“方才便有假代朝廷,向他们筹措粮草一事。”
伴随姚广孝声音落下,沈三石神情呆滞,原地愣了半晌。
片刻过后他也终于明白了过来。
有了方才那么一出,沈三石自然能想到以那些粮商的德行,此刻自然是守住名下存粮死都不愿放手。
不仅如此。
因洪武四年冬衣谋利的前车之鉴,恐怕这些粮商出了商会大门的第一时间便要命手下高价收购粮食。
为的也是等前线军粮告急,朝廷迫于无奈以高价收购粮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