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好奇,为何眼前两位爷会担心他给那些个完全就不对付的人,通风报信与那些个人苟且在一起。
随即,纪纲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思绪,脸上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出言问道:
“难道太子殿下和汉王,还担心微臣与那些个苟且在一起?”
“此事,怕不是王爷和殿下太看的起微臣了。”
“就微臣这个于朝堂上的形象,纵使微臣有这个心思,王爷和殿下觉得那些人真的会信任微臣吗?”
“微臣乃朝堂孤臣,如此做于微臣而言又有什么好处?”
“难道认为以微臣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还能够与那些人修复好关系不成?”
“那些个人怕是恨不得吃微臣的肉、喝微臣的血,彼此的关系势同水火,又怎么可能彼此串联在一起。”
“殿下和王爷倘若是因此事,则完全就不用担心,也不用多想。”
“微臣真要是敢那样做,与找死有何异议?”
“真如此,微臣最后的下场,怕是比什么都惨,微臣虽自认为不是什么聪慧的人,但这般浅显的道理,咱还是能够看的清楚的。”
理是这个理。
话也是这个话。
但是倘若不是知晓纪纲后期的结局,不是知晓纪纲后期有着什么样的野心,朱高煦断然不会这样的想,也不会做出眼下的事情来。
也正是知晓某些事情,知晓后期的时间线上,纪纲会有什么样的心思。
而他们现如今所做的事情,又容不得有半分的差池,为此朱高煦不得不慎重对待。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向略显有些义愤填膺的纪纲,并未因此而恼怒,脸上的笑容丝毫不见半分变化,依旧一副笑呵呵的模样,问道:
“纪指挥使”
“是不是觉得咱和太子爷是在侮辱你?”
“是不是把你看的太轻了?”
这个问题,纪纲虽未出言回答,不过脸上的表情已然说明了一切。
对此,朱高煦不置可否地的笑了笑,问道:
“纪指挥使啊!纪指挥使!”
“今日看似本王是瞧不上你,看似本王是看轻了你,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