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267章 新时代好青年培养办法(2/4)


    “”

    王崇所言,自家国天下展开,没有一句晦涩难懂之语,甚至很多都是大白话。

    这些道理,对王恕来说,根本谈不上高深,他堂堂吏部天官自然是懂的,但这些话从王崇这个他平时布置点作业都要发牢骚懒得做的幼子口中说出,就有些难以想象了。

    为何,平时他讲的王崇就听不进去,到书院这反而成了他们共同追求的大道了呢?

    王恕不明白。

    其实,并不是王恕不会教,也不是王守仁太会教,只是两边的环境等因素不同而已。

    家国天下的概念,在中国其实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了。

    但王恕等人难就难在,他们都是官场沉浮数十年的老狐狸,他们对人性的黑暗实在太了解了。

    这就导致他们很多都不会露于言表,哪怕教导孩子,有很多东西都搞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是会将官场那种氛围不经意带进去让孩子提前感受,就怕孩子以后会因为这些吃亏。

    但镇国书院不一样,朱厚炜给他们准备的心理课、政治爱国教育那可是杠杠的,再加上一起生活一起相处的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情绪感染力直接拉满。

    营造出一个好的氛围,作用是相当大的。

    再加上体活课,带他们锄个二里地,去西山流民组建的小村落朝夕相处一段时间,直接深入底层融入平民百姓当中,将他们生命前期对平民百姓的认知彻底粉碎,重新塑造,这样才导致了他们的迷茫与思考。

    回来后再让魅魔王守仁给他们讲讲同理之心啊知行合一啊,再掺杂一点为大明服务,为大明之伟大复兴而读书啊之类积极向上的思想。

    就这样,又一批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好青年就完成了初步的改造了。

    说白了,镇国军校是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对这些旧思想的生员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洗脑。

    “读书人,应该是爱国的,为国的。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而不应该是位居高位不是民间疾苦只知道剥削民脂民膏自己吃的大腹便便,这种人,是读书人的耻辱,大明朝的耻辱!”

    “读书人进步则大明进步,读书人脚踏实地则大明根基稳固不似空中阁楼,读书人做好了自己,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