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381章 戚景通:这兵书写到我心坎里了(1/4)
    镇国府备倭卫的位置,选择在了宁波府,与松江隔海相望又靠近舟山群岛,不论是训练还是日后以松江府为核心展开开海行动,都是一个绝佳的地方。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舟山离朱厚炜选择的募兵地点及近,可谓是增兵爆兵的极佳场所。

    水寨,是现成的。

    虽然大明现在的备倭卫堪称糜烂,但卫所是绝对没有什么减少点,水寨也都是保留着的。

    文官们也不会闲的蛋疼去闹说什么劳民伤财要撤了它。

    先不说沿海倭寇不断他们自身某些人就和倭寇暗中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上言要撤了水寨跟明牌说自身存在问题没什么差别。

    单单就是备倭卫、水寨每年能给这些“大人”提供的冰敬、炭敬以及每年能依靠操作中饱私囊的海量军饷,他们就不舍得这些备倭卫消失。

    所以哪怕日后都没脸看了,这个建制文官们也会让它们一直维持下去。

    不过不得不说,某些人喝兵血喝的是真狠。

    朱烈接手掌控住这水寨的时候都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这所谓的备倭卫哪有什么兵的样子啊,那一个个的面相虽没有饿死鬼那般夸张也是面无菜色,朱烈都怕这些人训练的时候有个大动作就将自己搞骨折嗝屁过去。

    这些人的士气之低,简直刷新了朱烈的认知。

    而原备倭卫所的备倭卫们,见到朱烈的到来眼神中也没有任何神色光彩的变化。

    官员、上司待他们如同草芥,难道还要他们待尔等如亲人?

    要不是有九族羁绊的力量在,闹个兵变把上级砍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唉,反正每天那点军饷还能吃个半饱不至于将人饿死,一天天混日子呗。

    这些原备倭卫所的兵卒,这段时间都会渐渐分配到其他的卫所去将水寨腾出来由镇国府操练新军,但朱烈看着却不是滋味。

    他是成国公府出身,家中也有许多经历过大小战事的老人,那是他们成国公府的底蕴,他自是明白这些武人们心中所想。

    大明抵御外敌的刀刃被训成了这个样子,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摸了摸胸口朱厚炜交给他的那本《纪效新书》,朱烈眼眸微垂,随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