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也到了6月2日,周一。
上午十点,阳光明媚。
郝强在中大大型阶梯教室里现身,今天,他将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早已得到消息的十几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看看这位传奇人物将说什么,也想趁机会采访。
仅能容纳三百多人的大型阶梯教室里已座无虚席,甚至教室内的走道上都挤满了人,学校领导和院系领导也悉数到场。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通常由导师和两位院系老师担任评委并进行提问。
而郝强的论文是他自己命题,没有导师指导,与其说是论文答辩,还不如说是学术报告。
郝强步上讲台,拿起话筒,严肃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也请教室外的同学不要再挤进来了,注意安全。
要是出了事故,我可承担不起。”
他的话音刚落,会场立即鸦雀无声,门外的学生也停止了推搡。
“光阴似箭,四年转瞬即逝。
今天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感谢学校为我安排教室,特别感谢这四年来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郝强说完,向台下的老师微微鞠躬,台下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待掌声渐息,郝强继续道:“我的第一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第二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今天的论文汇报也将分为两部分:
第一篇论文《三元锂电池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的交互和集成》,已发表在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art grid》上,1区,影响因子1027;
第二篇《三元锂电池温度感知系统》,也发表在sci期刊《isa transactions》上,2区,影响因子73。
这两篇论文的背景源自来源于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三元锂电池项目。
这个项目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恰好涵盖了我所学的两个专业知识,使我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郝强的话引起现场一片惊叹和议论:
“卧靠,本科生论文已经在sci期刊1区上发表了,牛比啊,接下来我有可能听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