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周五。
这一天标志着项目进入了新的阶段,郝强不再去汽车公司实验室,接下来的工作就靠技术团队了。
今后,他将以更宏观的视角,每月定期对项目进行验收和指导。
如今,他同时监督和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四个:移动处理器白虎835、7nbl光刻机、未来一号超级计算机、飞行汽车ef1。
四个项目,每一个都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每一个都可能改变产业生态。
12月12日,周一。
郝强出现在星河新能源公司的技术研发部。
这是一家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新能源企业,其产业布局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公司目前拥有两大生产基地:
第一,位于粤城的锂电池厂:
年产能约5gwh,是公司最早的生产基地,除了负责电动摩托车的锂电池外,还负责生产其他用锂电池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无人机、高端电动工具等锂电池。
之前生产汽车锂电池,已经搬到鹏城工厂。
第二,鹏城总部:
一期工程:
年产能约40gwh,工厂占地400亩,实际投资约80亿元。
二期工程(今年年初投入使用):年产能约60gwh,工厂占地600亩,实际投资约110亿元。
这三大工厂的员工总数约10000人,其中技术与研发人员约700人(包括现场技术支持人员约400人)
300人的研发结构中,新电池研发团队约100人,另外200人为生产线技术研发团队。
年产能约105gwh,年产值约1100亿元。
今天的会议,汇集了新电池研发的核心力量。
郝强站在会议室的中央,目光如炬,扫过在座的每一位科研精英。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仿佛即将揭开一个重大科技突破的序幕。
他声音沉稳:“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宣布一项重大的科研任务。
这个任务可能会改变我们整个行业的格局,甚至影响全球能源技术的未来走向。”
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