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完全没有一点院士的架子,就只是一个寻常老人,像看着自家晚辈一样,知道他们将要迈上漫长人生征程,发自内心的想传授一点自己的人生感悟。
也许不一定对,但的确是朱院士发自肺腑的建议。
五十位集训队成员,完全能感受到朱院士那份真挚情感,情绪被深深感染,纷纷坐直了身体,神情专注的望着台上。
朱邦分以一种平等对话的语气,语重心长说道:
“我对你们有几点建议,第一,课外科学竞赛要驱除急功近利,回归初心;”
“第二,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模式,更多地思考、质疑现有知识,警惕“惰性观点”,通过批判性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要培育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要有使命感,为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第五,成人重于成才。”
……
“成为一流科学家,为国家立功,为人民争利;探索奥秘,追求真理,不以个人名利得失而转移。”
朱邦分讲述完毕后,整个礼堂内,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连段文华院士、阮冬教授、安于教授、张柳教授,也都一脸严肃认真的鼓起了掌。
刚才所说点,看似只是朱院士对在座学生们的人生建议。
不如说是朱院士从成为一个学者后,五十多年漫长岁月的人生坚守,以及内心追求。
阿水、孔武、虞瑞希等人,全都拼命的拍打着手掌,向台上那位老人献以最崇高的敬意。
苏云同样是如此,挥手的动作丝毫不比别人慢。
他从台上那位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与爷爷苏建茂的一种相似性。
爷爷苏建茂同样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另外在学术道路上,一生淳朴、踏实、纯粹。
虽然研究的是文学领域,但他始终关心着龙国的科学发展,也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助于龙国科学界发展之人。
这也正是苏云的父亲苏兆荣,虽然在商业上非常成功,赚取了上亿财富,却始终不得苏建茂原谅与喜欢的原因。
还是因为苏云后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苏兆荣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