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26章 南洋的人才暗棋(第一更,求订阅)(2/5)
度上来说,南洋终于实现了某种真正意义上的蜕变,这种蜕变注定将会改变所有的一切。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也是在这一年被真正的改变了!

    “现在,这里的南洋学者已经越来越多了。”

    在国家试验室参观的时候,李毅安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很多科研人员都是唐山裔的,这和过去明显的不一样。

    “是啊,从南洋大学四六年招生,当年招生13167名学生,四九年有12531名学生毕业,说起来,还是那些年招的人多啊。”

    袁家骝的语气颇有些感慨,在可以从唐山招生时,南洋五所大学和三十余所高等学校,每年可以在唐山招生超过十万人,当年大有一副纳尽天下英才的感觉。

    “是啊,算起来,这些年,南洋的高等教育培养了上百万人才,也就是靠着这些人才,才有了南洋的今天。”

    其实这是需要感谢唐山的诸多志士仁人的,如果没有他们在抗战时期排除万难,发展教育,南洋的大学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敞开招生。抗战结束的那年,唐山当年毕业的中学生高达25万余人,但是只有不到10的人有机会上大学,而南洋大学基本上是敞开招生的,当年的五大招生满了,还有职业学校。

    总之,主打一个敞开招生。

    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才,有多少人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正是他们的到来保证了南洋的人才队伍建设,并为南洋的“技术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李毅安一边走,一边说道:

    “这些年,咱们自己的中等教育也起来了,在生源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还是培养的问题。”

    南洋的高等教育模式既打着德国烙印,同样也深受英式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集两家所长,南洋的本科教育虽然只有三年,但是教育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毕竟,大学里的教授,当年大都来自德国,虽然这些年有不少德裔教授返回了德国,但是伴随着经济上的腾飞,大学里又多出了许多英美学者。

    有大楼不一定是好大学,但是有大师的学校肯定是不差的。

    就这样,两个人在南洋大学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