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襄阳学业堂毕业的学子想要到地方官场任职也需要参加考核,其难度比入学考试还要大。”
魏延一口气说完了三点,这是参照后世“逢进必考”的用人制度。
厅中众人听完了魏延教育改革的三点,皆瞪大了眼睛,尤其是蒯越、韩嵩、宋忠等人。
“魏延将军,在下有两点疑议。”
宋忠早就憋不住了,他是传统势力的代表,东汉末年大儒,依附于刘表后,任五业从事、襄阳学业堂的教习,诲人不倦。
“宋夫子请讲。”
魏延笑眯眯地望着宋忠。
“第一,学堂育人品行为先,如若不设置出身、贵贱等门槛,那些品行不端的寒门子弟混进书院该怎么办?”
宋忠觉的寒门出身的人缺乏良好的教育,一般德行都很差,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经济基础,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是寒门子弟做出来的,比如黄巾之乱宋忠就很反感这些寒门子弟和刁民的行为。
“宋夫子,人人生而平等,不要对寒门子弟有偏见嘛,一个人的品德不与其出身有直接的关联,世家豪族里也有很多卑鄙龌龊之人,同样的寒门庶子中也有很多高风亮节之士。”
“高祖皇帝也曾只是一名微末的亭长,战神韩信起初也只是一名没落书生本将魏文长也是出身寒门,寒门出贵子的例子比比皆是。”
魏延话语铿锵有力,更是让在场的徐庶等寒门子弟为之一振。
“再说国有国法,学堂有堂规,若真有品行不佳、作奸犯科者,可随时驱逐出去,以示惩戒。”
魏延接着回应宋忠的问题。
宋忠听完魏延的话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蒯越、伊籍等人也想反对,但是魏延有理有据,实在无从反驳。
“仲子先生,你的第二个疑议是什么?”
徐庶看宋忠不说话赶紧提醒道,宋忠字仲子。
“哦,老夫觉得学业堂增设兵科、医科、商科、工科等学科不妥,这些细枝末节难登大雅之堂,襄阳学业堂会引来天下士人的嘲讽。”
宋忠是传统的儒家学者,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也就是推崇儒学思想,而抑制其他百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