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襄阳城中,他倍感无聊,心中十分渴望能够上前线杀敌立功。然而,魏延临行前将襄阳城防的重任交托给他,他深知襄阳的重要性,也只能盼望着大哥魏延归来,让他有机会前往前线。
“主公并未说归期,应该是江夏还有事情要处理吧。”
徐庶深知江夏已被黄祖经营多年,局势复杂,且其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若主公能亲自坐镇,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霍峻听完,神色有些凝重,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他心想,还是好好地镇守襄阳吧。
“对了,异度先生,荆州的春耕工作开展的怎么样?”
徐庶看着主管全州政务的荆州别驾蒯越问道。
“州中已派官员抵达各郡县指导民众春耕,并且也按照主公的指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惠农助耕。”
荆州阡陌纵横、河湖相连、沃野千里,蒯越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春耕,在这乱世,粮食最重要。
“很好,无论如何,春耕不能耽误。”
徐庶再叮嘱道。
春耕被视为农业生产的开始,对于一年的收成至关重要。在春耕期间各地都会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支持和促进春耕工作的顺利进行。
魏延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他明白,民以食为天,只有确保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让士兵们士气饱满,基业才能繁荣稳定。
“还有主公列举的名单上的学子有没有寻得?”
徐庶想起魏延之前交给自己的一份名单,上面罗列着来自各地的少年孩童的姓名和籍贯,并言明这些孩子个个聪慧过人,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材。
他不禁好奇地想知道,自家主公是如何得知这些孩子并确认他们是可造之材的呢?毕竟连主公自己也未曾听说过这些名字,当时魏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徐庶找人将这些孩子找回来再说。
徐庶深知魏延的能力和眼光,所以他对这份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徐庶派遣军机营的士兵前往各个地方,去寻找这些孩子。同时,他还安排教育司的司丞韩嵩来负责此事。
如今,学业堂的学子选拔即将开始,徐庶关心寻找这些孩子的进展,他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所有的孩子,确保他们都能有机会进入学业堂接受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