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宁老师这样的人才。”
在宋溪韵前往燕大之后,宁晨与秋成同、陶辙轩等人一起见面,聊着与明天的数学大会有关的各种事情。
秋成同先是欢迎了大家来燕京参加这次的数学大会,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的数学大会互相交流,从中得到收获。
这也让很多优秀的论文都被积压了下来,不得不延缓这些论文发表的时间。
如果是听不懂中文的,只能选择通过耳机中的同声传译功能,来进行翻译了。
宁晨陶辙轩的心中,宁晨已经具备了知己一般的地位,当然这样的“知己”,也仅仅局限于数学的领域上。
陶辙轩也很乐意这样的方式,因为在澳洲华人圈里,陶辙轩也非常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去与其他华人进行交流。
而作为盛州大学新一代的数学研究者,宋溪韵同样跟着宁晨来到了燕京,将参加整个数学大会的全程。
其实在一开始,盛州也是一个候选中的举办地点,因为宁晨本人就在盛州,而这次数学大会的中心人物,也是宁晨。
接下来的时间里,宁晨向陶辙轩大致解释了一些陶辙轩之前的疑惑。
因为宁晨一会儿就要上台做报告了,需要提前去后台做好准备,就不能坐在观众席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去回答一些问题,就算不让宁晨做任何的准备,宁晨也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因为这些都是宁晨自己独立推导出来的结果,宁晨对于其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谓是了如指掌。
回去的时候,宁晨和陶辙轩一起并排走着。
“你的那篇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是在看过我的论文之后写的,还是在这之前写的?”
当着这么多专家的面,宁晨自然不会把功劳都归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肯定着秋成同等人做的这些事情。
宁晨有些事情想和陶辙轩说,而陶辙轩同样也想询问宁晨一些问题,两个人便默契的聊了起来。
这一次,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学研究者来到了燕京,差不多占据了参会总人员的一半。
“如果不是有秋教授举办的这个竞赛,我可能未必会走向研究数学的这条道路上,而是将精力都放在材料学的研究上面。秋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