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 第266章 绝不会轻易出手(3/5)
   面对这些质疑,赢政并未动怒,反而略显欣慰。

    他微笑的原因在于,这种大臣的忠诚度和 ”

    ”

    展现无疑。

    以往之所以会有颠倒黑白之事发生,正缘于大臣一味趋炎附势,盲目讨好,并毫无保留地附和不合常规的决策。

    正因为这一点,赢政选择微笑着接受而非生气,对此表示满意。

    然而既然大臣心存疑惑,他就有必要进行阐述。

    赢泽作出这样的决策原因很明显:首先,向外扩张需要步步为营,秦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在陌生的西境发动战事必然引发西方强邻的猜忌和惶恐。

    弱小的势力自不用说,面对秦国可能的武力侵犯,他们无疑会心生不安。

    其次,大国间的矛盾一旦被激发,联盟与威慑力量极为可观,若触动他们的领土安全或利益,必定不会坐视不管。

    面对小国的惶恐,大国则尤为警惕。

    当秦国展现过人实力之后,如若消灭弱者之举一再发生,周边诸国定会惶惶不可终日,唯大国马首是瞻。

    对每个对手都不能轻忽,尤其是诡计多端、变幻莫测的西域。

    在这种情势中,以优厚条件拉拢托勒密和孔雀王朝站到秦国同一阵线,实属明智。

    有两大家族大国撑腰,西方列强恐慌将加剧,但在行动之前,他们必然谨慎考量自身的实力是否足够匹敌。

    在触及自身核心利益前,绝不会轻易出手。

    至于小国,则几乎不会抵抗。

    在如此庞大的利益牵扯下,仿佛一块蛋糕放在了三大巨头必争之地,他们自然不敢触怒这几个巨头。

    这显而易见。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考虑点。

    赢政明白的另一重点是后宫干政,秦国宫廷内的政治纠纷屡次给王国带来严重困扰,无论是芈氏一族还是嫪毐事件,都显示出了深深的不稳定因素。

    事情的根本起因,就在于执掌后宫权力的人,没有站在秦国全局考量,没有把秦国利益置于首位。

    自打在赵国做人质归来,赢政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并深深明白了其中的利益交错。

    他明白得很透彻,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