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几十年就是制造业大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日常用品都能自给自足,一度被誉为全世界的工厂,当然现在是科技时代,比拼的也是大科技,传统的制造业已不能满足,现在各行各业都加上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科技越发达,人类生活越智能方便,我国自古以来就喜欢做大,什么行业都力争做到最大最强,现在也是如此,股市也是如此,大扩容时代,股票数量几十年增加了几十倍,企业也是做大做强,无数的上市公司兼并重组了无数次。
大金融,大健康,大消费,大科技概念在市场上是最常见的词汇,大制造概念听的少,上市公司都在生产制造产品,基本上所有公司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叫大制造,市场经常可以看到有大金融和大消费概念的爆发,一种是虚拟的货币金融消费,一种是各种生活用品所需的消费,不管是虚拟金融商品还是实际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制造业,离不开大制造,而且高端智能的大制造更有影响力。
大制造包括出口亚非拉国家的制造业企业、高端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在大制造板块行业占70左右,2021、2022年的翻倍股多出身大制造板块,而2023年以来,tt板块成为孕育翻倍股最佳“摇篮”,其背后重要驱动力是以ai和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主题交易,2024年上半年是中特估和红利股,下半年不温不火,第四季度开启一轮反弹行情,小盘股成了游资团队和散户投资者的新宠。
今年的翻倍行情偏爱小盘股,且今年翻倍股偏向成长特征,但股价涨幅的主要贡献是估值提升而非盈利增长。多达15只注册制次新股跻身“翻倍股”阵列,且今年的翻倍股呈现“初生牛不畏虎”的特征:即越“年轻”的标的股价弹性越大。
今年翻倍行情格外青睐被机构“冷落”的标的,行情发生前“无人问津”似乎成为翻倍股的重要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机构重仓股的股价弹性并不占优,基金重仓组合的平均最高涨幅几乎没能超越大盘。
今年的翻倍股发生行业风格切换,由“大制造”强势转向“tt”占优,而基金持仓随之调整的幅度有限,基金显著超配的低弹性行业如餐饮饮食行业等拖累了基金重仓组合的年内最大涨幅。明年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