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恼了一会儿,见他没了下文,便不耐烦道:“把永平府的公文呈上来,你忙你的去吧。”
在以前,私盐贩子们遇到的危险,大多来自官府或者彼此黑吃黑,而现在则主要来自夜间行路时,遭遇的魑魅魍魉种种诡异。
马宝见是他来,忙指着下首的椅子,示意他坐下说话,同时嘴里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個阎王爷,是吃的那个盐,盐王爷。”
“准确的说,是私盐,长芦私盐!”
赵峥闪身避开,边往里走边好奇道:“怎么还有拜阎王爷的,难道是怕自己命太长了不成?”
这个赵峥倒是知道,以前李桂英也时不时会买些私盐——这些私盐基本都来自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区,也就是现在的河间府境内。
捧着公文过来禀报的是个百户,见马宝勃然变色,战战兢兢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吃的盐?”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粗陋的收集、利用愿力的办法,原本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只能算是自我安慰。
可搞这一套的盐贩子多了,渐渐便有流言蜚语传出,说是那盐袋里是某个神祗赐福过的,再后来又有了‘盐王爷’的说法。
起初这个流言传到私盐贩子们耳中时,私盐贩子们还有些哭笑不得,甚至有人主动去辟谣。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冥冥中似乎真就有个‘盐王爷’在保护私盐贩子——原本遇到邪祟,那撒盐的法子十回里能有一回见效就算好的,如今却十有六七能见效。
于是私盐贩子们一个个便都悄悄供奉起了盐王爷。
发展到后来,连河间府的普通百姓也开始信奉这一套,遇事不决先撒把盐准没错——而且必须得是私盐,你要是撒官盐,人家盐王爷可不认。
当时地方上有人觉得不对,便把这消息报了上来。
按察司因此行文河间巡察司,让他们彻查此事,看是否有邪神趁机作祟。
结果河间巡察司很快回复,表示境内一切如常,并没有任何异状。
又过了大半年光景,这盐王爷甚至传到了京城里,并惊动了御史台的言官。
后来内阁着令北司彻查,吴三桂钦点爱将出马,在河间府杀的人头滚滚,连河间巡察司的千户百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