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全无点点头。
“这你放心,一些江湖上的东西,我还懂一些。”
杨庆点点头。
现在的港岛各大势力还是讲规矩的,到八九十年代,那才是没规矩,好勇斗狠。
“碰到事情不要慌,报头条报社,和顺风快运。”
“我们杨家在港岛还有些关系。”
徐慧珍几人表示明白了。
到了傍晚,秦淮茹就赶到了杨家。
再见到陈红,她显的谦卑多了。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港岛这个大熔炉,很快让秦淮茹知道了生存法则。
陈红虽然有点诧异,不过她这人,在心里做好建设后,很快就体现出了自己的博大胸怀。
杨荣回来见过她们以后,告诉了杨庆一个坏消息。
想代工微波炉,没可能。
他们那是最新成果没可能交给外人来生产。
“既然人家不愿意,那就算了。”
“我们自己来搞生产。”
几天后,杨庆租了一间厂房。
又经过华run的介绍,找来了几个电气人才。
杨庆要生产一种东西,热得快。
现在这东西,在港岛其实原材料很充足。
而且生产简单,价格便宜,可以作为开门之作。
几个工程师,很快就做出了样品。
杨庆试用了一下,立马开始招募人手,准备生产。
经理是从其他电器厂挖过来的人,对于港岛很熟悉。
陈雪茹和徐慧珍全程跟着杨庆看到了繁星电器公司从成立到投产。
杨庆几乎把自己手上的钱,全投进了繁星电器有限公司。
杨荣看到了都觉得杨庆这样做有点冒险。
杨庆没有搭理他,热得快是经历过市场检验的产品。
而且生产简单,现在市面上不流行,只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想到而已。
发达国家没大规模发展,是因为有更好的替代品。
热得快是低收入者的福音。
香港现在正好合适。
而且为了安全,杨庆还做了一个机械记时装置,自动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