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城,心中感到异常沉重和忧虑。
如果选择向文官集团屈服妥协,那么这里的老百姓无疑将陷入苦难的深渊,生活苦不堪言。秦子玉心里非常明白,自己所能代表的仅仅是边军一方,要想从中枢朝廷那里分得一杯羹,就必须与他们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这场争斗不仅仅关乎利益的争夺,更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残酷博弈。朝廷各方势力争权夺利,无非是为了追求更加舒适奢华的生活;然而边军们则不得不斤斤计较每一分利益,因为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求得一线生机。
陈平离开之后,秦子玉也开始认真地琢磨起应对之策来。
秦子玉心里非常清楚中枢大臣们的意图,他们认为边军只需巩固边防即可,无需持续投入过多资源。最近一段时间,他在落日城中听到一种说法:“一汉顶五胡”。起初,他以为这意味着一名汉军精锐能够战胜五名狼骑兵,但没想到实际上指的是边军与狼骑兵之间的兵力对比。
在落日郡国北部的草原上,匈奴右贤王头曼率领着二十万身披战甲的匈奴军队。想到这里,再联想到落日郡国仅有的五万编制汉军,秦子玉终于明白了以陈平为首的文官集团的想法。对于防守匈奴来说,落日郡国的五万大军或许足够,但若要主动发起进攻,则显得有些力量不足。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有人胆敢克扣军饷,那么边军的军备松弛将成为无法挽回的局面。到那时,边军的战斗力必将大打折扣,落日郡国的安全也将面临巨大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秦子玉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决定深入了解边军的实际情况,与将领们共同商讨应对策略,同时加强对军饷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子玉亲自视察边境防线,与边军将士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他发现边军的装备和训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改进。于是,他积极向朝廷争取更多的资源,用于提升边军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秦子玉还暗中调查可能存在的克扣军饷行为。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他绝不姑息,严惩不贷。在他的努力下,边军的士气逐渐得到恢复,将士们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