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大王,不知那刘封擅长何种兵刃?”他觉得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了解敌人的武器和战斗风格,可以更好地制定战略。
孙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语气轻蔑地说:“哼,那小子一向喜欢模仿秦国的龙胆将军赵云。”他似乎对刘封的行为颇为不屑。
周瑜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随后缓缓地说:“看来这就对了,好一个齐王刘备,居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葛孔明,我周公瑾与你这村夫誓不两立。”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决绝,仿佛要将诸葛亮碎尸万段。
然而,周瑜虽然愤怒,但却无法立刻采取行动,因为距离太远,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展,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
就在这时,一名王府铁卫匆匆赶来,向孙策禀报:“启禀大王,水军统领董袭将军已经抵达,正在等候召见!”
孙策一听,顿时精神一振,立即下令:“传!”他知道董袭的到来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多的力量来应对当前的局势。
很快,董袭进入王宫,觐见吴王孙策。按照规定,他行了君臣之礼后,便上前拜见周瑜。
周瑜急切地问:“董将军,水军来了多少人?”他需要确切的数字来评估自己的实力。
董袭恭敬地回答:“回都督,十万水军,三千艘战船均已入港,随时可以执行任务。”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显然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信心。
周瑜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下达命令:“很好,传我命令:封锁樊城至柴桑的江面,不许任何人渡江北上。”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切断敌人的退路,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
董袭离开之后,孙策忍不住的叹道:“公瑾,我刚刚收到消息:董卓击败了凉王马超,重新掌控了雍州,西凉军主力盘踞潼关,对洛阳城虎视眈眈;秦国也消化了整个河东之地,秦王秦子玉更是在孟津关屯兵两百万,随时准备渡河南下,攻略帝都。赵王袁绍抢占河内;魏王曹操令夏侯渊占了虎牢关;淮南王袁术重新控制了武关。”
周瑜皱着眉头,无奈地说道:“大王,如今局势混乱,各方势力都在觊觎帝都。我们吴国地处江南,与这些纷争相隔较远。不过,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