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701章 秦子玉勘定国策,三异族图谋犯边(2/4)
随后,秦子玉又特别嘱托当时名满天下的大儒蔡邕亲自撰写碑文,以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以及表达对祖先庇佑之恩的感激之情。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这份惊喜之中时,谁也没有料到,当晚竟风云突变。狂风如怒兽般咆哮肆虐,裹挟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形成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暴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迅速席卷了整个关中平原,给这片富饶之地带来了沉重打击。

    洪水犹如脱缰野马奔腾而来,势不可挡地冲垮了无数肥沃的良田,使得农民们辛勤耕耘一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更为严重的是,那凝聚着千万百姓血汗与智慧修建而成的郑国渠也未能幸免,被汹涌澎湃的洪流无情地淤塞住了。原本用于灌溉农田、造福一方的水利工程如今变成了一片狼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但映入人们眼帘的却是满目疮痍。内阁大员杨奉怀着沉重的心情参加了大朝会,面对满朝文武大臣,他声泪俱下地述说着昨夜发生的惨重灾情。杨奉痛心疾首地表示,这场洪灾给关中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最后,他情绪激动地强烈建议秦子玉取缔琼州,认为正是由于琼州进献的海蛟之首触怒了神灵,才招致如此灾祸降临。

    陈登听闻此言,当即挺身而出,在大殿之上据理力争,坚决反驳杨奉的观点。他详细阐述了琼州近年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显着成就,并强调此次进献海蛟之首完全出于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怎奈此时朝堂之上已是群情激奋,众多官员纷纷附和杨奉之言,陈登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艰难境地。

    一时间,关于琼州乃是灾难之源的流言蜚语在长安城不胫而走。国子监的莘莘学子们也受到影响,开始加入到这场争论中来,进一步推动了事态的发展。许多朝中大员暗中互相串联,一致要求舍弃琼州这个“不祥之地”,以免再次遭受类似灾害。面对汹涌的舆情压力,秦子玉深感棘手,无奈之下只得决定再次召开大朝会,让支持保留琼州与主张取缔琼州的双方展开激烈辩论,以期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郭嘉面色肃穆、正义凛然地高声说道:“诸位久居中原腹地,养尊处优,自然难以知晓那边疆地区民众生活的困苦与艰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