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01章 又是一年端午时(6/7)
酒年龄的小孩子们,大人会用毛笔蘸着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像只威武的小老虎。

    或在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驱邪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有的家里还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小孩子脖子上,以求吉利。

    还有的人家用菖蒲根泡酒,以为喝了能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此外,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贴葫芦花辟“五毒”。京城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

    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

    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除贴葫芦花外,还有贴以钟馗为题材“朱砂判儿”的,有贴黄表纸上写有咒语的“天师符”的,其目的均是为了驱邪辟毒。

    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竞相购买,贴之中门,以避祟恶。”

    京城老一辈的人常说“善正月,恶五月”。五月气候湿热,过去就有有请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邪的习俗。

    …………

    过端午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吃粽子以及与粽子一起煮的鸡蛋了。

    刘之野最喜欢吃,以这种方式煮的鸡蛋。如果,是敞开了吃,他一顿就能吃上二十多个。

    刘家的粽子蒸好了,今年家里做的花样还不少;有南方人吃的糯米粽子,也有京城传统的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不过,“二米粽子”是要在端午节的头天里包好,第二天吃才够劲道。

    “二米粽子”是用苇叶包裹的黄米小枣做成的,做粽子的小红枣是以密云县产的最为地道。

    除了吃粽子,过端午节吃食当然还少不了号称“京西第一味”的刘家庄樱桃。

    这端午时节,樱桃正是大量上市的时节,自然成为了此时的鲜果品。

    这时候,刘家庄除了有甜美喜人的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