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80章 年底,刘家庄的红火(4/7)
   这是,在老京城庙会、赶集上出售的一种儿童应时玩具。

    此玩具由玻璃制成,“琉璃喇叭”貌似老京城磨剪子磨刀小贩用的铜号,“噗噗噔儿”像个葫芦,用嘴吹,呼吸时可以发出噗噗的声音,颜色为紫茄皮色。

    因为售价便宜,又可以发出声音,几个小孩同时吹又好玩又热闹,所以很受欢迎,凡是去庙会、赶集、逛厂甸的都要买上几个。

    “噗噗噔儿”早在明代就有了。“琉璃喇叭,噗噗噔儿”因为是用极薄的玻璃制成的,经过人的嘴呼吸而发声,如果用力过大,底部就会破碎扎破手指,有时还会将碎玻璃片吸入咽喉,非常危险,因此逐渐被淘汰。

    吹得声音悠扬,真现有升平的景象。汽珠儿飞扬高声,大有青云得路之意。

    但此时集市上最受欢迎的,却是各式各样的鞭炮。

    “新年来到,瓜果祭灶,姑娘爱花,小子爱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集市上卖鞭炮的小贩特别多,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足足有多半条街长。

    这时候生活条件差,鞭炮头数也少,一挂小鞭19头(个)、25头,超过50头的就算长鞭了,不过也有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的,燃放时能响半天。

    卖鞭炮的小贩站在桌子上,旁边摆放着用旧报纸旧画报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鞭炮,边吆喝边卖鞭炮,吆喝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五花八门。

    有的悦耳动听,有的甚至“爆粗口”。这边刚吆喝完,那边又吆喝声起。

    “过年咧,过节咧,俺的鞭炮没说的,个个嘎嘎响”

    “从nj到bj,买鞭炮听响声,如果你卖鞭炮不响,不如买画贴墙上……”

    “南来的,北往的,都是来俺这听响的……”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咱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谁的鞭炮更响……”

    ……

    吆喝声过后,接下来就是燃放鞭炮。

    谁的摊位燃放的鞭炮多鞭炮响声大,人们就往谁的摊位前聚集,谁的摊位就会卖得多。

    所以有些摊位为了吸引顾客多卖鞭炮,都比着劲燃放。

    鞭炮摊前总是围着一些小孩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