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80章 年底,刘家庄的红火(5/7)
,由大人陪着来买花炮。

    卖鞭炮人的小贩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挂在长长的竹竿上挑起来,在半空中来回摇晃着燃放。

    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耳欲聋,闪光冲天,爆竹皮满地,整条街上都弥漫着刺鼻的浓浓火药味,顿时大人们蜂拥而至前来选购鞭炮。

    看热闹的小孩子们则疯抢燃放爆竹时炮捻燃烧到半截熄了火的哑炮。

    有的小男孩为了多抢哑炮,不顾危险,爆竹还没有燃放完就去抢,有的甚至炸伤手、烧着头发、崩坏棉衣……

    鞭炮销量大的还有“小鞭儿”,单个儿细小,几十个成百头编在一起,四五米长,一点着信捻儿,响声连成一片,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像发射机关枪一样。

    伴随清脆的响声,燃烧时的火光,孩子们围着拍手跳啊,叫啊,那叫一个高兴。

    还有一种男孩子喜欢的爆竹叫“炮打灯”,形体短粗,点燃信捻儿,“嘭”的一声炸响,一道火光冲天,在高空中绽放出红绿黄色的灯火。

    就这样,不知不觉已过了中午,集市上的人们渐渐散去,“炮仗”市场的商贩们也要收摊了。

    小孩子们摸着衣服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哑炮——“战利品”,个个高高兴兴,心满意足。

    由于没钱买吃的,大多都是饿着肚子回家了。

    农村里赶大集,是物质匮乏年代催生出来的一种自由商品贸易形式。

    一个公社,方圆十多里一个集,除了专业的各式小商小贩,还有一些农户,把自己家多余的商品,拿到大集上去卖,赚点零钱,维持日常开支花销,像自己家养的鸡,剩下的鸡蛋,要出栏的牲口还有小猪崽儿,院子里种的青菜,地里种的五谷杂粮等等……

    要想出门赶集,对于居住在县城和广大农村里的人来说,就是靠徒步,农村话叫做“起旱”。

    这年月,连公社干部们下乡,都靠徒步,条件好的才能骑辆自行车。学生上学,靠徒步;走亲访友,靠徒步;迁徙搬家,更是依靠徒步。

    所以,这时候的人都是特别能走路,一天走上几十里不在话下。

    尽管刘家庄地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然而,除了偶尔穿梭其间的城市居民,鲜有乡村百姓甘愿掏出那几毛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