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由于屏蔽,现已经修改重新发布。如已经阅读过的读者慎读,给读者们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注意:本章是重复章节,如果已经阅读过392章的读者请跳过本章。谢谢)
刘之泰,带着一身的意气风发,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与往昔相比,他早已脱胎换骨,非复吴下阿蒙。
昔日,他仅是协和医学院内一颗初露锋芒的新星;而今,他已跃居为国内中西医学界备受瞩目的海归精英,其成就与风采,令人瞩目。
对于,刘之泰提前归来,他的母亲邓茹无疑是最为开心的。
这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他踏上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邓茹的心便时常被这小儿子牵绊,那份挂念,与当年大儿子投身军旅时无异,深沉而绵。
其次,另一个最为高兴的人便是老爷子了。
说起来他的这么多代们,真正继承了他的中医衣钵的人便是刘之泰,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归家后的刘之泰,并未急于踏入医学院的大门,而是选择陪伴在爷爷与父母身旁,共度了温馨而充实的十多日时光。
直至他兄长刘之野,同样从军事学院提前完成学业归来,兄弟俩才得以相聚。
相较于弟弟刘之泰在德国“夏立特”医学院轻松摘取双博士学位的辉煌成就,刘之野能在“高级军事指挥学院”提前三个多月毕业,实属侥幸。
如果在学院里再拖上几个月毕业,等他回到师部,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实际上,在正常情境下,他几乎不可能提前完成学业毕业。
毕竟,对于高级军官的培育,“高级军事指挥学院”总是持以极其审慎的态度,必须按部就班。
何况高级军官要正式结业,还有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集体论文答辩。
不过,刘之野在校期间,已经发表过多篇引起全军大讨论的军事思想论文,还有几篇被军委会战略部研究的文章,他的论文答辩算是提前通过了。
加之,他获得了刘校长的特别批准,更为关键的是,刘之野昔日所在部队的军事主官即将调任,临别之际,他极力举荐刘之野接替二师副师长并兼任代理师长之职。
这一系列的契机,促使刘之野得以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