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而又残酷的战争,在“白眼狼”黎老大下达停战命令的那一刻,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阮大辉心中的那份遗憾与不满,则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这段历史的篇章之中,难以抹去。
其实,阮大辉他们不明白的是,这场战争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失败的一方。
在茂密的丛林地带展开游击战,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一场艰难的较量,想要取得胜利绝非易事。
然而,当战斗升级为大规模兵团作战时,“白眼狼”军队却显得慌乱无措。
1979年的这场反击战中,“白眼狼”军队暴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短板——大规模兵团作战能力的严重不足。
这一缺陷在战争刚刚打响时,就如同一道裂痕般赫然显现。
尽管敌军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但他们的作战理念和战术运用却仿佛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远远跟不上战争发展的步伐。
长期以来,“白眼狼”军队习惯于依赖游击战和丛林战的灵活多变来克敌制胜。
在与军和南政府军的对抗中,这种战术确实让他们屡建奇功,占尽上风。
然而,当夏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大兵团作战时。
“白眼狼”的军队却仿佛突然间失去了方向,变得手足无措,难以应对。
刘之野统率的夏军,在向“白眼狼”北部发起凌厉攻势之中,就大规模地投入了装甲部队与机械化部队的力量。
夏军的钢铁洪流中,坦克轰鸣,装甲车疾驰,大炮怒吼。
这些重型武器在战场上彰显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威力。
它们如同狂风暴雨般对敌军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反观敌军,他们手中缺乏能够与夏军重型武器相抗衡的装备。
更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手段来应对这铺天盖地的攻势。
在夏军那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势之下,敌军的战壕与工事仿佛纸糊的一般,迅速被一一攻陷。
尽管敌军士兵也展现出了不俗的顽强,他们在阵地上拼死抵抗……
但是,在夏军那强大到令人窒息的火力面前,终究还是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挽回败局。
敌军指挥官,在大兵团作战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