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战场撤军,可不像神剧中那样,部队就像赶街一般毫无技术地赶赴集结地。
在撤军过程中,行军路线周边的制高点、桥梁等战略要地,都需要事先派兵控制,每个连排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此,“白眼狼”海兴独立183团虽然进驻那隆地区北部,但未切断夏军121师的北撤路线。
22日上午7时许,位于平高北郊扣屯地区的夏军121师炮兵团和362团一部对南面的第军312师186炮兵团实施了一次猛烈的反击后,暂时稳住了南侧。
晚上10点左右。
夏军121师361团2营担任主攻营,配属团直属2个82无后坐力炮兵排、1个师直属侦察排、1个重机枪连和1个炮兵侦察分队,趁着夜色,迅速从扣屯地区北上那隆桥一带。
362团第一营轻装上阵,他们翻山越岭,悄无声息地渗透至里魁地区,抵达了纳溧一带的关键位置。
刘之野参谋长运筹帷幄,他下令让前来增援的150师449团,在播容地区布下警戒网,确保万无一失。
此刻,41军麾下的一个团与三个营,如同天罗地网,悄然将盘踞在那隆北部的越军183团团团围住,形成了四面楚歌的绝境。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已是22日的深夜,大约11点左右,留守在扣屯地区的150师指挥部梯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他们在阵地南面精心布置,埋设了地雷,挖掘了反坦克壕沟等重重障碍。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迅速撤离扣屯阵地,犹如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那隆北部集结,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9日早上6点左右,361团2营6连率先与那隆桥北侧发现3处敌军阵地,随即引导炮兵团进行覆盖射击。
顷刻间,数百发炮弹砸在敌军阵地上,2营趁势出击,于上午10点左右全面控制那隆桥北侧的小型山脉。
紧接着,炮兵团迅速抢占那隆桥北侧小型山脉各高地,对周边敌军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敌军312师各部企图沿着公路尾随夏军121师,其辎重部队被夏军121师重炮部队阻挡在扣屯地区,只能让步兵轻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