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源。
滇省的“红塔山”、“玉溪”,都是在前线颇有名气的品牌。
尤其是“红塔山”口感劲道、解乏效果显著,受到部队广泛的欢迎和追捧。
来自红河的“红河”则胜在价格低廉数量又大、采购较为容易,同样口感也相当带劲。
另外,还流行一款由宝县生产的“金丝猴”香烟。
这品牌第一次抽的人如果不能习惯其口感,会觉得非常“辣”,甚至可能出现上头、发晕等不适反应。
不过,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品牌中,最受欢迎、承载了最多情怀与记忆的还是“大重九”。
这个品牌同样出自滇省,从气候土壤的角度来说,在滇省培植烟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烟叶收获后往往还要用木板夹起来、入库存放三四年左右,此后烟叶中的异味才会自然去除,香烟的味道更为醇厚。
滇省出产优质烟叶,再加上经营得力。“重九”推出不久便成了该厂的金字招牌。
当年伴随着抗战期间轰轰烈烈的抵制倭货运动。
那会儿的国产品牌被视为“爱国烟”、“抗战烟”,购买吸食“重九”更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
不仅如此,它们还曾经作为战备物资,伴随滇军远征军;当时就连来自国的飞虎队成员们,也非常偏爱这一品牌。
新夏国成立后,重新设计了新的商标,这款产品也随之拥有了新的名字“大重九”。
当出产“大重九”的春城厂得知前线急需物资的消息后,立刻着手采取各种措施,对“大重九”供应效率加以改善。
首先,该厂专门开辟了面向前线的供货渠道,将售价统一下调,还不定时组织专司其事的支援组和慰问组。
种种努力之下,更多数量的“大重九”被送到前线。
获得了战士们的大力欢迎,也在今后多年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线流传的一些说法认为,“大重九”是不折不扣的甲级货。
“大重九”本身的口感和效果令人满意,就连抽光之后的烟盒,战士们也常常舍不得扔,往往当作纸张利用,最大发挥其使用价值。
数年后的某篇报道中播出过一名战士在战壕中写下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