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物质供应部门,副食品公司,会提前到部队进行沟通。
部队食堂的猪肉、食油、细粮、蔬菜都比当地的地方标准要高点。
让战士们开心的,不光是节前的一次聚餐,还有“战士代表订食谱”。
平时也有这个制度,过节时候,连队更加重视,往往由每个班指派一名热心的战士参加。
守备连就由还生活的胡副连长主持。
司务长向他报告伙食费收支和过节食物采购情况,战士们对一周或者半个月的主副食提出安排意见。
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有的怕辣,有的嗜辣,经过讨论达到平衡。
吃饺子,那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连队的饺子,其实意义不完全在吃上。
刘之野刚参军那会儿,他的指导员说过:“吃饺子是咱们部队的一项光荣传统”。
当时的刘之野还很不以为然。
让刘之野记忆犹新的是,连队有炊事班,但是包饺子要分到各个班,每个班擀皮、包捏,包好后到伙房大锅上自己煮。
连队里平时政治空气很浓,但是包饺子时候就家庭化了,大家像亲弟兄、一家人那样。
各自夸耀家乡的美好、揶揄别人的陋习。
当有些人还在忙碌的时候,有的班已经包好下锅煮好了。
看着他们开吃,更加饥肠辘辘,刘之野过去抓一个来品尝,被别班战士嘲笑,说:“不会包饺子、包得比较慢的部队,战斗力不会太强!”
十八岁的小李,就这样在部队迎来了一九八零年的新年。
一个月前,他们这些新战士告别了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被分配到基层守备连队了。
守备连作为海防部队,基本上都地处偏远的海岛、海边沿岸,人烟稀少,条件极其艰苦。
秦西平等连干部自从被军区刘之野教导一顿后,才真正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等送走军区领导,秦西平立即召开全连干部会议,他首先做了自我检讨。
于是全连干部掀起一股批评、自我批评的风气。
在刘之野的身上,秦西平他们学会了很多。
比如怎样去关爱普通战士的成长,下定决心改变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