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涛心中一紧,强忍着泪水说道:“别胡说,我们马上就到了,你一定会没事的。”小朱没有再说话,只是紧紧抓住了刘小涛的肩膀。
侦查员们终于回来了。
医护人员迅速接手,将小朱送进了手术帐篷。
两次出师不利,没有打击侦查分队的积极性。
第三次,孙新春他们轻车熟路,再次秘密潜入,对敌军阵地实施了拍照、摄像、绘制侦察要图。
而这一次行动就比较顺利。
刘小涛他们匿影藏形,潜伏了3天3夜,对敌军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得出结论:
在这个方向,当面敌军除炮火袭击之外,很少主动派出特工对我军阵地进行偷扰,整个中间地带也没有发现敌军活动的痕迹。
师首长在孙新春他们的情报支持下,调整了各阵地防御方案,采取少摆多屯、适时“添油”的战术,将一线前出阵地保留精兵用于观察和警戒。
这样,既使伤亡大为减少,又加强了我方阵地的防御性。
为了沉重打击当面敌军,保持对敌强大军事压力,根据前指指示,师部准备在旱季对对面高地地域实施营规模的出击作战,代号为“7-1工程”。
出击的目标是以对面高地为核心的5个阵地所组成的敌连支撑点。
它位于907高地、923高地至盘龙江的斜坡上,是敌向我17、14、012等阵地偷袭的重要依托,也是敌前沿要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术价值。
刘小涛他们侦察排负责为出击分队提前开辟通路,并不断对敌进行抵近侦察,密切掌握敌人动向。
开辟通路分为上、下两条线:上线由老陈指挥,孙新春副大队长带领侦察4排、6排具体实施,主要配合担任主攻任务的9营行动;
刘小涛则带领他们排负责实施,主要配合担任穿插任务的7营行动。
在此期间,陆军学院来了新一批学员上阵地实习,其中一位姓严的见习排长,是陕人,积极要求随刘小涛他们排行动。
后征得孙新春副大队长同意,就把他安排在了刘小涛他们排。
开辟通路,除排雷任务重、难度大之外,就是在敌虎视眈眈之下抵近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