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凭借其深得李隆基信任的地位和精明干练的处事能力,成为了李隆基推行改革、稳定皇位的关键助手。
在李隆基决心清除威胁皇权的太平公主势力的过程中,高力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参与策划,更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据史书记载,高力士利用自己在宫中的人脉和情报优势,帮助李隆基掌握了朝中动态,预判对手行动,从而在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发动政变,一举铲除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彻底扫清了威胁李隆基统治的障碍,确保了皇权的稳固。
由于这次成功的政变,李隆基对高力士的倚重更为显着,对其提拔与赏赐不断。高力士的官职迅速攀升,从最初的宫廷内侍逐步升至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的主要事务,这是皇宫禁卫体系中的高级职务,显示了他对宫廷安全及皇帝人身安全的保障作用。他还被授予了三品将军的头衔,这是对他功绩的高度肯定和军事地位的提升。
随着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启了唐朝的“开元盛世”,高力士在朝廷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最终累加至骠骑大将军,这是一个象征极高军阶和荣誉的职位。此外,他还获得了渤海郡公的封爵,进一步确立了他在贵族阶级中的显赫地位。
三、储位更迭中的关键角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朝遭遇了一场剧烈的储位危机。当时,武惠妃深受玄宗宠爱,其子寿王李瑁也因此备受瞩目,武惠妃伙同朝中权臣李林甫等密谋废黜现任太子李瑛,欲立寿王为新的太子。这场宫廷争斗背后暗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王朝继承秩序的挑战。
在这场权力较量的关键时刻,高力士以其独特而深远的政治眼光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知储位的稳定关乎国家社稷的根基,若轻易变更太子,可能导致朝廷分裂、社会动荡。高力士依据儒家伦理观念和封建王朝的长幼有序原则,向唐玄宗提出了明智的建议,主张应当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确定储君人选,而不是基于一时宠幸或个人利益来决定。
与此同时,高力士还考虑到了诸王子之间的能力和性格对比,他认为忠王李玙(后改名为李亨,即唐肃宗)无论是在品德、才能,还是在朝野人心中,都有更高的威望和更适合接班的条件。因此,他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