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重,李景隆的军事才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次年,尽管遭受了第一次的惨败,建文帝仍选择再次给予李景隆机会,希望他能够挽回局面。这一次,李景隆集合了更为庞大的军队,兵力达到六十万,意图一举击溃燕军,恢复朝廷的权威。然而,历史似乎在重复上演,尽管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李景隆在战略部署和战场指挥上的失误再次暴露无遗。燕王朱棣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战场的敏锐洞察,巧妙利用明军的弱点,再次给予了致命一击。李景隆的二次北伐,非但没有挽回颓势,反而加重了明军的损失,严重损耗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同时,连串的失败使得军心民心皆受重创,为后来的局势逆转埋下了伏笔。
三、和谈风云:从请和到开门揖盗
建文四年,随着“靖难之役”进入白热化阶段,战争的天平逐渐向燕王朱棣倾斜。面对日益严峻的军事压力和连绵不绝的战事,建文帝朱允炆及朝中重臣开始寻求和平解决之道,以图避免更多无辜伤亡和国家的进一步破坏。在这紧要关头,李景隆的角色变得微妙而关键。
为求和解,建文帝派遣李景隆、兵部尚书茹瑺及都督王佐组成使团,前往燕王朱棣的军营进行和谈。这次和谈承载了朝廷上下对和平的渴望,然而,朱棣志在夺取皇位,对于和谈提议并未给予积极回应,而是选择了继续军事行动,拒绝了朝廷的橄榄枝。这表明,战场上的胜利已使朱棣不愿再退回到原来的藩王身份,和谈之路因此被堵死。
和谈失败后,战局急转直下,燕军攻势愈发猛烈,最终兵临南京城下。在这一刻,李景隆做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决定,他与谷王朱橞秘密沟通,决定开启南京城的金川门,放燕军进城。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战局,也改写了历史。燕军几乎未遇抵抗便进入南京,导致了明朝首都的迅速沦陷和建文帝的失踪,标志着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
四、陨落与余波:从荣耀巅峰到终身囚禁
朱棣登基后,出于政治考量,非但没有立即惩处李景隆,反而给予其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封其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加封太子太师,增加岁禄,甚至让他监修《明太祖实录》。然而,这样的恩宠并未持续太久。永乐二年(1404年),随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