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承受之痛,但王守仁并未因此沉沦,反而更加坚定了内心对于追求更高理想的决心。他不满足于仅仅追求科举功名,认为那并非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是立志要做一个圣贤之人,追求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完善,这份超越年龄的见识,已初现其心学思想的萌芽。
十五岁,正值叛逆而又充满理想的年纪,王守仁对国家大事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面对石英、王勇等人的起义,他非但没有回避,反而积极思考对策,甚至尝试上书皇帝,提出平乱之策,尽管这一行为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认为其过于狂妄,但这恰恰体现了王守仁不畏强权、敢于担当的性格特质。同年,他游历居庸关、山海关,亲身体验边疆的辽阔与国家的安全挑战,这些经历无疑进一步激发了他经略四方、保卫国家的宏愿。
十七岁,王守仁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婚礼当天,他却因偶遇道士,沉迷于探讨养生之道而忘返,此事虽看似荒诞,却也反映出了他对各种学问的好奇与求索精神。次年,与夫人返回故乡途中,他结识了学者娄谅,娄谅向他传授“格物致知”之学,这成为王守仁学术探索的重要转折点。他开始深入研读朱熹的着作,尝试通过“格物”来理解世间万物的道理。然而,着名的“守仁格竹”事件,即他连续七天七夜专注于研究竹子,却未能有所得,反而因此生病,这一失败使他深刻质疑传统的“格物致知”方法,进而促使他开始探索更为内在的“致良知”理论,为后来心学的创立埋下了伏笔。
三、步入仕途
弘治五年(1492年),年轻的王守仁踏上了科举之路,首次参与浙江乡试便脱颖而出,与胡世宁、孙燧等优秀学子同列金榜,一时之间,才华横溢的名声不胫而走。这次成功不仅标志着他正式步入仕途的门槛,更为其后续的学术与政治生涯铺垫了坚实的基石。在此期间,王守仁的学术兴趣逐渐显现多样性,除了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他还对军事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射箭技艺亦日益精进,这不仅体现了他全面发展的个人特质,也为他日后在军事上的建树埋下了伏笔。
然而,王守仁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二十二岁那年,当他满怀信心参加进士考试时,却意外落第。这一挫败并未令他沮丧,反而在朝廷重臣中引起了不同寻常的反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