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161章 冯恩:铁骨铮铮铸四铁御史的传奇人生(3/4)
,这位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四铁御史,其遭遇与抗争,成为了那个时代一抹亮色,尤其在他被判死刑后,其子冯行可的英勇举动,更是将这段历史推向了情感的高潮,成为了百姓心中不朽的英雄传奇。

    冯恩因直谏触怒明世宗,不仅自己身陷囹圄,还面临着生命的终结。消息传出,民间一片哗然,人们为这样一位敢于直言、坚守正义的官员感到惋惜,同时也为他即将遭受的不幸而痛心。在这关键时刻,冯恩的长子冯行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以超乎年龄的勇气和孝心,做出了令人动容的举动。他上书朝廷,请求以自己的性命换取父亲的自由,这不仅仅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深沉的爱,更是对正义和亲情的崇高致敬。冯行可还亲自来到长安街头,面对着过往的官员和平民,他不顾一切地伏地呼冤,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父亲命运的关切与不公的抗议,他的行为,如同一股清流,冲击着麻木与冷漠,唤醒了人们的同情与共鸣。

    在冯恩面临最后的朝审时,他与权臣汪鋐的面对面交锋,更是将这场斗争推向了顶峰。面对汪鋐的威胁与侮辱,冯恩没有丝毫畏惧,他以铁一般的口舌、膝盖、胆量和骨头,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气节。即便是在生死存亡之际,冯恩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他斥责汪鋐的私怨公报,揭露其滥用职权,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在朝堂之上回响,也在民间迅速传开。人们被冯恩的正直与勇气深深打动,他“四铁御史”的称号不胫而走,成为了民间传颂的佳话。

    五、赦免归来,终得善报

    在经历了多年的磨难与坎坷之后,嘉靖十六年(1537年),冯恩迎来了人生的转机。随着大赦的颁布,这位曾经的“四铁御史”终于得以重获自由,重返故里。这段经历,对于冯恩而言,不仅是生命的重生,更是心灵的洗礼。他没有因过去的苦难而消沉,反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公益活动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孝”二字的深刻含义,为后世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

    重返家乡的冯恩,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那个知识传播不易的时代。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起并资助建立了一所学校,旨在免费教授乡间子弟,鼓励他们勤奋学习,追求学问,改变命运。这所学校成为了当地文化启蒙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