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积极表现,还暗中结交外戚和宦官,意图通过内外结合的力量来达成目标。然而,他与钱谦益的竞争最终导致了后者被逐出朝廷,这也标志着周延儒与东林党人的关系恶化。
崇祯二年(1629年),周延儒与崇祯帝的一次秘密长谈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尽管外界对此次谈话内容一无所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它为周延儒入阁辅政奠定了基础。面对言官的反对和指责,崇祯帝对周延儒表现出明显的偏袒,最终在十二月,周延儒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正式入阁,参与国家机务。
随后的岁月里,周延儒的地位不断上升,他与温体仁联手控制朝政,两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政治清洗,打击异己,尤其是东林党人。周延儒不仅自己获得了崇祯帝的信任,还推荐自己的姻亲和同僚入阁,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到了崇祯五年(1632年),周延儒已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改任吏部尚书,进位建极殿大学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内阁首辅,权力达到了顶峰。
三、周温倾轧
周延儒与温体仁之间的权力斗争,是晚明政治舞台上一场错综复杂的角力。随着温体仁逐渐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他开始暗中策划夺取周延儒的首辅之位。温体仁先是起用自己的亲信闵洪学为吏部尚书,掌控了人事任免的关键,随后又培植了一批心腹,包括御史史可程、高捷,以及侍郎唐世济、副都御史张捷等人,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政治集团。
周延儒与温体仁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发生在崇祯四年(1631年)的会试事件上。周延儒亲自担任主试官,违反了由次辅主持的传统,且在考试中涉嫌舞弊,使姻亲陈于泰和好友之子吴伟业分别获得了廷对第一和会元。这一举动被温体仁及其亲信利用,通过泄露信息给御史袁鲸,企图借此扳倒周延儒。然而,周延儒抢先一步,将吴伟业的试卷呈给崇祯帝,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从而暂时化解了危机。
然而,周延儒的其他不当行为逐渐浮出水面,包括他提拔的官员被指涉贿赂,以及其家人在地方上的横行霸道,引发了舆论的强烈不满。崇祯四年(1631年)闰十一月,一系列针对周延儒的弹劾潮起,包括陕西道御史余应桂、户科给事中冯元飙在内的多位言官,纷纷揭露周延儒的贪腐和专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