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对外,明朝构筑了坚固的关宁锦防线,并联合朝鲜和蒙古各部封锁后金;对内,则存在着四大贝勒合议制约汗权的问题,以及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皇太极制定了“讲和与自固二策”的战略,希望通过谈判争取时间来解决后金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便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再度对明朝发动攻势。
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明朝,意图突破宁远防线。然而,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进行了坚决的防御,使得后金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皇太极多次试图攻克宁远城均未成功,最终不得不下令撤退。此次战役被明朝称为“宁锦大捷”。
面对辽西无法攻取的现实,皇太极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出路。1628年,皇太极开始着手解决蒙古问题,以期通过控制蒙古各部来实现对明朝的侧翼包抄。这一年二月,皇太极带领多尔衮和多铎两位弟弟率领大军征讨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取得了敖木伦大捷,俘获了一万一千二百人。多尔衮因此战功被赐予“墨尔根戴青”的称号,多铎则被赐予“额尔克楚虎尔”的称号。
同年八月,皇太极与喀喇沁部达成和平协议,并于九月集结了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以及喀尔喀等部的军队,共同出征察哈尔部。此次出征不仅打击了察哈尔部,还进一步巩固了后金对蒙古各部的控制。不久之后,皇太极派遣阿什达尔汉到这些地区宣读敕令,规定所有管旗诸贝勒在征察哈尔时必须从征,否则将受到处罚。
四、革故鼎新
皇太极继位后,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固政权和提升国家实力。在经历了1629年至1630年的“己巳之变”后,皇太极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国家的管理和经济基础。为此,他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被称为“皇太极新政”。
为了促进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皇太极重视文教的发展。1629年,他提出“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的口号,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屠杀文人的做法,并在同年举行了考试,选拔了满、汉、蒙古生员共计二百人。他还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规定从1632年起,所有贝勒大臣的子弟,年龄在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都要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