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继位
吴三桂在决定起兵反清之前,曾试图接回在京的儿子吴应熊,但后者拒绝返回昆明,并且将康熙帝即将采取的削藩计划告知了吴三桂,同时让吴三桂的密使秘密带走了自己的大儿子吴世璠。这一举动无疑加速了吴三桂反清的步伐。然而,吴应熊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清廷的惩罚,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5月18日)四月十三日被康熙帝诛杀,一同遇难的还有他的次子吴世琳。吴世璠得以留在云南,成为吴三桂的重要继承人。
随着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衡阳称帝,吴世璠被封为皇太孙。不久之后,吴三桂病重,他授意心腹大臣迅速召回吴世璠,以便交代后事。然而,在吴世璠抵达之前,吴三桂便已病逝。为了稳定军心,避免引起混乱,吴三桂的亲信们决定暂时隐瞒他的死讯,下令关闭衡州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并且每日仍按惯例向吴三桂的寝宫进奉衣物食物,以此来维持表面的平静。
与此同时,吴三桂的侄子、女婿以及其他心腹将领聚集在衡州,共同商讨对策。他们推举吴国贵总管军务,并派遣胡国柱返回云南迎接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然而,留守云南的郭壮图坚决反对这一计划,他认为云南是战略要地,不能轻易让吴世璠离开。胡国柱极力劝说,但郭壮图始终不肯改变立场,甚至认为可以放弃湖南,固守险要之地,继续在云南建立“夜郎王国”。
胡国柱无奈之下,只能将吴三桂的遗体用棉花包裹,秘密运送回贵州和云南,而吴世璠则在胡国柱的陪同下前往贵阳。在那里,吴世璠即位为帝,将贵阳府贡院设为临时行宫,并定年号为“洪化”,追尊吴三桂为“太祖高皇帝”,其父吴应熊为“孝恭皇帝”。官制沿用了吴三桂时期的体系,并对诸位将领进行了封赏,其中方光琛、郭壮图成为核心成员,吴世璠的叔叔吴应期被封为楚王。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郭壮图的女儿最终被册封为皇后。
值得注意的是,吴世璠即位时遭遇了不祥之兆:在胡国柱奉命筑坛进行祭祀仪式时,突然刮起了强劲的阴风,所有的灯烛都被吹灭。这些迹象似乎预示着吴世璠统治的不稳定性和即将到来的危机。
二、全盘崩溃
吴三桂逝世之后,吴军内部的军心开始进一步涣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