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118章 朱轼:从高安走向清朝盛世的帝师元老(3/4)
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

    朱轼在政务上的成就同样显着。他在浙江巡抚任内,面对严重的海患问题,采取了“木柜法”进行海堤建设,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耐水木材制成水柜,内部填塞碎石,以此加固堤基,再在外层砌筑巨石,确保了海堤的稳固。这一工程大大减少了海潮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誉为“朱轼所修不塌”。

    朱轼还特别关注民生问题,他深知“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因此在潜江任职之初便颁布了一系列减负措施,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对于水利建设,朱轼更是亲自参与规划和监督,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切实惠及百姓。他的这些做法,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被尊称为“大清官”。

    朱轼一生廉洁奉公,生活简朴,为人所称道。据传,他在宴请乾隆帝时,仅用四盘二碗的简单菜式招待,这种宴席形式后来在高安地区流传开来,被称为“朱公席”。朱轼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学术端醇,器资凝厚”。

    四、御赐折扇

    御赐折扇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朱轼在雍正朝时的正直与廉洁。这把珍贵的折扇不仅是朱轼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他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品质的真实写照。根据朱轼后裔的介绍,这把折扇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科考公正性的故事。

    在雍正朝的一次科考前夕,朱轼被任命为主考官,而刘碧则担任副主考官。按照惯例,皇帝会在考试前秘密召见两位主考官,告知他们考题。然而,在这次科考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就在考题确定之后不久,国舅通过其亲信向两位主考官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贵重礼品,意图让主考官照顾其子在科考中的表现。与此同时,其他几位朝廷要员也纷纷效仿,试图通过送礼的方式为其亲友谋取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刘碧选择了接受礼物,并将考题泄露给了送礼者,以换取更多的利益。然而,朱轼却没有被眼前的财物所动,他深知科考的公平性对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至关重要。于是,朱轼在收到礼物后的第一时间,带着所有的礼品和礼单连夜进宫,向雍正帝汇报了此事。雍正帝听后勃然大怒,准备立即惩治那些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