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改土归流地区爆发了土民叛乱,雍正帝认为鄂尔泰在处理此次叛乱中表现不佳,因此削去了他的伯爵头衔。尽管如此,雍正帝对鄂尔泰的信任并未减弱,他仍然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雍正帝驾崩后,鄂尔泰继续担任总理事务大臣,成为辅佐新帝乾隆的重要力量。乾隆元年(1736年),鄂尔泰被钦点为会试大总裁,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此外,他还身兼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等多个要职,并负责管理翰林院,加衔为太傅,担任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的总裁,获赐号襄勤伯。
鄂尔泰在乾隆年间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乾隆十年(1745年),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乾隆帝亲自前往吊唁,并赐予他“文端”的谥号,允许他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这体现了乾隆帝对鄂尔泰的高度评价和尊敬。
然而,十年后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于其侄子鄂昌与门生胡中藻卷入案件,鄂尔泰的名字被从贤良祠中撤出。尽管如此,这并未改变他在历史上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改革者的地位。
结语
鄂尔泰的一生是清朝政治舞台上一段精彩的篇章。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官员成长为国家栋梁,其推行的改革措施至今仍被视为典范。鄂尔泰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写照,更是清朝盛世发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