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管理难度大。在这里,徐本继续发挥他在贵州的经验,加强地方治安,特别是在打击盗贼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比缉盗贼章程,明确规定了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件,府州官员和臬司的责任范围。如果案件多而未能及时破获,则由巡抚亲自过问,以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此外,徐本还提出了多项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建议。例如,针对云贵桂地区改流土司安置问题,他提议将这些人员安置在离安置地较近的地方,方便他们生活和耕作。他还提出改革粮食征收方式,简化手续,减少中间环节,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一些特殊地区,如寿州,他采取了特殊的管理措施,比如让渔民编入户籍系统,并设立族正来管理,从而有效维护了当地的治安。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中枢重臣:从左都御史到东阁大学士
雍正十二年(1734年),随着雍正帝对徐本的信任与日俱增,徐本的仕途也迎来了新的高峰。这一年,他被提拔为工部尚书,并担任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是清代六大部之一的首长,负责掌管全国的水利、建筑、制造等事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而协办大学士则意味着徐本已经成为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助手,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策之中。
在担任工部尚书期间,徐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革新。他关注水利治理,力图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同时,他还注重城市建设和公共工程的规划,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此外,他还参与了对浙江衢州地区的治理工作,帮助解决当地的宗教和社会问题。衢州地区曾因王益善等人传播邪教而引起社会动荡,徐本提出的具体改革方案,包括调整地方官制和营制,这些措施对于稳定当地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乾隆即位后,徐本的地位更加稳固。乾隆元年(1736年),他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清代内阁的重要成员之一,相当于宰相的角色,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而兼任礼部尚书,则表明徐本在礼仪制度和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这一时期,他还被委以编纂世宗实录的重任,担任实录总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