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太平军,但在战斗中不幸被枪矛刺伤小腿,险些丧命。幸亏有随身士兵及时救护,才得以脱险。新任湘抚张亮基将受伤的江忠源接到府中养伤,并就守城策略征询了他的意见。江忠源建议加强湘江西岸龙回塘地区的防御,以防止太平军从此处突围。但当时长沙内外聚集了多位军政要员,导致指挥体系混乱,江忠源的建议未能得到充分执行。
由于长时间无法攻克长沙,太平军决定撤退,经益阳、岳州(今岳阳)进入湖北。徐广缙接替赛尚阿成为钦差大臣后,命令江忠源随向荣追击太平军。但由于之前多次提出的策略未被采纳,加上对向荣的不满,江忠源拒绝了这一命令,在张亮基的挽留下留在湖南。在此期间,江忠源还参与了平定岳州晏仲武劫夺军饷事件以及浏阳周国虞领导的反清起义,这些行动不仅巩固了他在地方上的地位,也因援救长沙之功被晋升为道员。
五、战湖北
太平军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后,张亮基被擢升为湖广总督,负责进剿太平军。然而,他以“防贼回窜”为由滞留在湖南,直到1853年初太平军撤离武昌后才前往湖北。与此同时,江忠源从浏阳返回长沙,并被张亮基调往湖北参与战事。江忠源带领四百名楚勇北上,其余一千人则由其弟江忠济和好友刘长佑等人统领,留守湖南。
抵达武昌后,江忠源被正式任命为湖北按察使(臬司),并兼任盐道一职。面对武昌城中战后的惨状——大部分官署和民舍被焚毁,幸存者不足十分之一,尸体遍地——江忠源与新任湖北巡抚骆秉章、布政使严正基等官员共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秩序和重建城市。这些措施包括修复城墙、制作防御工事、恢复商业活动、救济难民、平定地方匪患、缉拿逃散的叛军以及筹措军粮等。通过这些努力,武昌逐渐恢复了生机。
不久之后,江忠源亲自率领所部楚勇,成功平定了通城、崇阳、嘉鱼、蒲圻等地的民乱。随着局势的稳定,原本留守湖南的楚勇也奉命北上,重新归入江忠源麾下。而此时,太平军已经离开武昌,顺长江而下,经江西、安徽进入江苏,最终占领了南京,并将之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向荣接替徐广缙成为钦差大臣,率大军尾随至天京城外,在孝陵卫一带建立了江南大营。鉴于江忠源表现出色且忠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