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因军功受封为近江国今滨城(后改为长滨城)的城主,并获得了浅井故领北近江二十二万石的领地。这是秀吉迈向战国群雄行列的重要一步。为了与织田家保持一致,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秀吉创造了一个新的苗字——羽柴,并改名为羽柴筑前守秀吉。
天正四年(1576年),秀吉支援北陆的柴田胜家对抗上杉氏,但当看到胜家处于不利局势时,他迅速撤退,这一举动使得柴田胜家在手取川之战中惨败,并受到了织田信长的不满。尽管如此,秀吉依然继续参与织田家的军事行动,包括攻击松永久秀的战斗。
到了天正五年(1577年),随着赤松则房、别所长治、小寺政职等人归附织田信长,秀吉被委派攻略中国地方,并成为播磨国国主,驻扎在姬路城。不久之后,别所长治和荒木村重相继背叛织田信长,秀吉与他们展开了战斗。
天正七年(1579年),秀吉成功使宇喜多氏臣服于织田氏。到了天正八年(1580年),别所长治战败被捕,自尽而亡;荒木村重则逃离,其全家被织田信长诛杀。随后,秀吉开始与毛利氏及山名氏交战,并通过长时间的包围战术,迫使敌军投降。在“鸟取断粮”、“水淹高松城”等战役中,秀吉利用断粮和水攻等策略,成功攻陷了这些重要的据点,从而遏制了毛利氏向东扩展的步伐,并迫使宇喜多直家投降。
五、中国大返还
天正十年(1582年)发生的本能寺之变,不仅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程,也彻底改变了羽柴秀吉的命运。当时,秀吉正率领三万大军在备中进行对毛利军高松城的围攻。高松城位于一片沼泽之中,四周都是难以穿越的湿地,这使得它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秀吉采纳了军师黑田孝高的建议,决定采取水攻策略。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秀吉花费了大量资金雇佣当地村民,在高松城周围的沼泽地带建起了一条长达三公里、高达七米的堤坝。通过引入河水,高松城变成了一个浮在水中的孤岛。在水攻持续了十天之后,毛利军的援军——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领的一万五千人终于赶到,但他们发现无法接近高松城,因为任何破坏堤坝的行为都会导致洪水淹没整座城市。
就在这个时候,明智光秀在京都发动了本能寺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