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83章 居鲁士大帝:古代波斯帝国的奠基者与人文之光(7/12)
除此之外,不少来自小亚细亚山区和内亚腹地的军队也在居鲁士麾下。他们中既有善于使用标枪作战的游骑兵步兵,也有同样使用复合弓与短矛的中亚弓箭手。更有各自民族领袖提供的骑兵做补充。许多装备不佳的苦力与差役以工兵身份加入军队,为新一任世界之王打造攻城器械、修筑交通要道。支撑整支大军后勤的畜力队伍,从扎格罗斯山脉以东的埃克巴坦,绵延到幼发拉底河以西。

    巴比伦人的军队则要传统的多。作为从南方荒漠地带带来的蛮族后裔,建立王朝的迦勒底人在实际上接受了一整套亚述帝国的军事制度。主力重步兵使用巨大的盾牌掩护正面,并以纵队百人厚度的纵队发起冲击。精锐的披甲弓箭手在两翼进行攻击,并得到轻装长矛手的保护。巴比伦本地以盛产弓箭手而着称,因而在他们的军中也不缺乏大量的投射火力。

    但和波斯人占据优势的骑兵部队相比,巴比伦军队的同类型部队就非常不堪重用了。作为弥补侧翼机动力量不足的老办法,亚述人留下的驷马重型战车依然会被委以重任。这让他们在野战中非常吃亏。

    当然,从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时代开始,巴比伦人就一直在用其他手段解决自己骑兵羸弱的困境。类似中国古代长城的防御工事,从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岸一直修筑到西面的幼发拉底河为止。这段长城将美索不达米亚一分为二。因最初被用于抵御米底帝国的骑兵队伍,被形象地称呼为米底长城。在整段工事的前面,还有一条方便内陆水运而开挖的运河掩护。

    居鲁士大帝显然不希望自己的军队在攻坚战中磨损太多。尽管他手中不乏来自吕底亚、希腊和亚述的工程师,却还是别出心裁地进行了分进合击。这一年,波斯军队开始在伊朗高原西北部的金德斯河进行了大规模土工作业。金德斯河是底格里斯河的重要支流,居鲁士原本计划让军队用皮筏和架桥的手段渡河,但在自己轻率地骑马入水后,发现河水过于湍急。于是他下令在两岸挖出了多达360道壕沟,将河水逐渐排出去。整个工程期间,另有一支由仆从为主的波斯军队从北方直接南下,同巴比伦人的守军沿着米底长墙对峙,吸引对方的注意。

    第二年,即公元前539年的秋季,完成土工作业的波斯军队迅速越过金德斯河南下。驻守在米底长墙一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