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怎么看都像一位世家读书公子,不仅举止尊贵舒缓有致,言语斯文,更是那一副得道有成的仙样已经在京中各色人得口里啧啧称赞。待水袖向地下拂尘,一手托表文上举下跪的那一段连我也觉得是神仙降临令人心神荡漾,难怪世传“金爷完全符合了道爷的所有形象,不愧是第一高功。”
想来罗天大醮之后,金迷景便在皇家与江湖的道观中彻底奠定了地位。我也暗中佩服太后事先的安排,看好一个人在他最巅峰之前便拉拢,且恩威并施,这确是皇家驭术。
子时回到宫中不想是姜太妃到了。姜太妃性子清高,还在先帝宫中时便不好与人争斗,委实是姜家一族圣眷长久不衰才稳居贵妃之位,听闻先帝最宠的是自幼陪在身边的玉妃,以至于太后和姜太妃之间没闹过争宠还算和睦。今儿姜太妃亲自出面,可见姜陌上在太妃和姜家的心目中是如何重要。谢家对姜尚书的助力非同小可,姜陌上的嫡长子自然是要袭爵谢家,两家人方才血脉相连长长久久,如今太后也看好了谢家的二姑娘,想与信王做个侧妃,姜家也是明白信王立储势在必得,从如此重视姜陌上的嫡子看来,还是想押信王赢。
姜太妃一身灰蓝锦缎道袍,看上去尊贵素净,她正端着茶盏抿了一口,方才说话:“本宫一众侄男侄女中最疼陌上,外头传陌上容不下人,实则是谢侄婿对陌上情意深重,心里眼里头没有外人罢了。虽说庶出也是嫡母的子女,到底也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情谊。”两位旧人相见,难免感慨当年往事,讲起话来便没了以往那些宫中假情假意的客套,太后点点头:“当年玉妃生下皇三子,先帝便欲立为太子,若非姜太傅领重大臣以三纲五常立长立嫡阻止,只怕咱们姐妹这会儿便不能坐在这里话家常,哀家是个感恩的人,陌上的身子定会好起来,戚道长那里你就放心。”姜太妃似是轻松了许多,宽慰的笑了:“说起伯父,比本宫还疼陌上,七八个孙子才盼来了这样一个孙女。”当年先帝为太子选妃,姜陌上便是在册人选,只是姜太傅舍不得,说一个女儿去了宫里常年不得相见,如今仅一个孙女是要留在膝下承欢的,想来姜太傅也看出了姜太妃当年在宫中郁郁寡欢,本族已是繁花似锦烈火浇油的盛景何必再送一个女儿家去争宠,便赶在了先帝选太子妃之前与谢家定了亲。如今看来姜太傅的决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