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车、刀车、幔车等一些防御军械。
在炮兵的后面官兵的火铳兵紧随其后跟了上去,官兵的火器部队基本上是保持着紧贴状态往前压,在后面的步军则是隔开个三十步后再往前压,并且在步军阵线的前面还推着安了轱辘的拒马挡在前面。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到时候火器部队因为火炮炸膛导致队伍崩溃冲击步兵阵线。
与此同时在铁营这边见官军号炮声响起部队在往前推进也做出了反应,接着铁营这边也是几声号炮声响起。
砰!——
砰!砰!——
第一声号炮声是王铁的中军打出的信号炮示意部队向前推进,第二声和第三声则是中、左两营的回应炮声。
呜!——
呜!——
铁营这边号炮声一响紧接着就是号角声,号角声三声过后,便是一阵鼓点比较缓慢的鼓声从王铁的中军响起。
咚咚咚!——
“弟兄们!举枪!举盾!”
“不要慌!不要怂!给我上!”
铁营的战鼓声一响起弟兄们踏着鼓点子,按照平时训练的样子一步一步的举着兵器向前走去。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弟兄们都很紧张,但是看着身边的弟兄沉稳的样子,心里瞬间也就不慌了。
训练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当一项动作练的久了,不管是在什么状态之下,哪怕是面对敌人的时候,只要是鼓声一响弟兄们就会如同机械式按照平时的训练来。
因为长时间训练产生的惯性让弟兄们的大脑里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下意识的就会去这么做。这就是为什么兵得练的原因。
再来抚标营这边,号炮声一响起之后官兵并没有吹号和击鼓,在没有号鼓的指挥下官兵们照样能够按照队形往前压进。
这就说明抚标营的官兵已经不需要用号鼓来指挥前进和后退,官兵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干,早已经养成了习惯不需要再去指挥了。
就这样两军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近,就在双方距离两百多步左右的时候,抚标营中军这边一声锣声响起!
当!——
当抚标营前锋的炮兵司把总听到锣响声后便赶紧挥手道:“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