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经纬他们在收到第一次的传令之后便带着部队从陵川开拔往北而去,等到收到第二次传令之后也恰好到了壶关县附近,所以便直接往西转向进入太行山区中的玉峡关。
这玉峡关原名叫风门口,此地有条宽阔的山路沟通着豫北的林县与滁安府的壶关,嘉靖年间有一伙流寇就是依托这条山路来回流窜,明朝在镇压了这伙流寇之后便在此地设了一道关卡名为玉峡关。
但后来承平日久此关便废弃不置,直到今日太行山中遍地都是土贼流寇,大量的山路小路被人为的开发出来,所以昔日的一些太行山关口基本上已经是失去了作用。
就拿那太行八陉来说,到了明末那个时候从山西出太行山的道路远不止这八条,只不过就是这几条路相对来说走的时间路好走一些而已。
这玉峡关所在位置是在一片东西长约三里南北宽约一里的盆地中,这片盆地中有好几个村落,这里面的村民就是那种标准的“山民”。
在如今这个大明王朝基层统治秩序日益衰弱的时代,这深山里面的老百姓早就已经脱离了明王朝的控制,官府连税都已经是收不过来了。
这陕北那边虽然有山但是山不高,林子也有但是林子不密,所以哪怕是在山中的村落官府依旧能够将触手伸过去实行统治。
但这山西山高林密的官府实在是管不过来,所以这山林之中便出现这种野蛮生长的情况,在王朝处于巅峰时期能对其实行统治,可到了王朝末期也就只能任其发展了。
这倒是也不是官府就是什么好鸟,可即使是残暴的统治秩序再烂那好歹也是秩序,只要这个秩序没了而又没有新的秩序出现,那么什么牛鬼蛇神就全部都蹦出来了。
这些山民他们白天在田地里面挥舞着锄头种田看着像良民一样,晚上则是穿上夜行衣拿起刀枪在路口上埋伏着准备抢劫过往的路人和行商。
义军在初入山西的时候就吃过这些山民的亏,经常有进山探路的哨探被这些山民给做掉,而且甚至还出现山民抢劫义军辎重的情况出现。
所以有鉴于这个情况,王经纬他们在进入玉峡关后便直接挨家挨户的将那些山民家里的武器给缴了,以免这些山民做出一些不利于铁营的举动。
除此之外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