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可遇而不可求的契机。
秦朗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就拿自己来说,他是这四人之中军功最少,名望最低的。
昨夜他辗转反侧,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请命出征。
不过到了后半夜,他终于是想通了。
自己的能耐到哪一步,就做哪一步的事。
出征这事是把双刃剑,胜了功成名就,败了一落千里。
他此时的想法是,今日朝会上定要死死挺住,至少要拖到奉明回来,不能让士族们再度染指兵权。
短暂沉默后,秦朗开口问道∶“所以,钟君有何指教?”
“在下不过大将军府幕僚,岂敢指教秦公。”
钟会笑了笑,从袖口拿出一封书信。
“秦公请看,此乃大将军亲笔所书,星夜加急从长安送回来的。”
秦朗神色一惊,猛然拉开车帘,竟是脱口而出:“奉明已知悉前线战报?”
“正是。”钟会面不改色:“大将军手下的校事可不是白养的。”
对于这番说辞秦朗半信半疑,直到他接过书信打眼一瞧后,才确信了真伪。
“大将军这字是该好好练练了。”
秦朗眉头舒展,原本严肃的表情消失不见。
或许是被这略显可爱的字体逗乐了,也或许是收到信后,心中多了一份踏实。
秦朗接着往下读,眉头先是不由得皱起,随即表情又变得豁然开朗。
“妙!”他当即赞道,“论天马行空,还得是大将军。”
以前秦朗就在朝中,或是在先帝口中听说过夏侯献的各种战绩。
无论是火烧巢湖还是智取辽东,都无不展露着他卓越的战略眼光。
虽然手中的这份信里只是一个初步战略而且很简单,但能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补救时间差,就说明他非常人也。
秦朗心情很好,有了这份书信他在朝堂上便有了底气。
即便是有人执意掌军,他也可用此信为由,死死捏住手中的半块虎符。
目前大魏最具含金量的两块虎符分别掌握在夏侯献和秦朗手中。
夏侯献的那半块自不必说,只要与天子手中的半块合并,便可统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