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苦于没有机会,他便暂时没有理会。
但因为此事,顾谭遭到鲁王嫉恨,遂在朝堂内又掀起一阵关于当年芍陂之战赏罚不公的风波。
全琮之子,全绪、全端因在芍陂之役后对朝廷的赏罚不满,对当时受到重赏的顾承、张休等人大肆攻讦。
孙权顺势将顾谭、顾承与张休一起流放交州。
“呼~”
念及于此,他长舒一口气,摆了摆手屏退左右,后抬起眼帘看向面前的大臣杨竺。
“今日叫卿前来,是想听听看卿对鲁王的看法。”孙权道,“此处并无旁人,卿可畅意直言。”
“陛下。”台下跪坐着的杨竺直起身子,拱手回道:“臣窃以为,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
“哦?”孙权捋着美髯,别有所指地问道:“那依杨卿之见,鲁王更适合做太子?”
杨竺赶忙俯首大呼:“臣只是表达个人拙见,万万不敢妄谈家国大事!”
孙权不怀好意地笑了一声,“起来吧。”
“谢陛下。”
孙权当然知道这杨竺是鲁王亲信,正是此人联合全氏父子罗列了顾谭、吾粲、张休等人的罪状,有些事情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个裁判罢了。
“杨卿,朕最近也觉得太子惑于淫宠之玩,忘于军旅之略,文治武功不及鲁王半分。”
听到这话,杨竺直接愣住。
孙权紧接着说道:“朕不是不可以封鲁王做太子,不过此事朕还在考虑之中。”
“然今日之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断不可让第三个人知晓。”
孙权的语气平淡无奇,但杨竺却莫名感到寒意,他连连点头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是疯了才敢把这话说出去!
他当然知道,孙权是在给自己打强心剂,暗示他可以继续帮助鲁王压制太子一党。
入夜,孙权没在自己寝宫过夜,不知跑哪个妃子哪去了。
躲在床下战战兢兢的小钰,终于逃出虎口。
第二日,太子府。
孙和得知这个消息后,瞬间一阵寒意直冲天灵盖。
自己要被废了!